
一味血府逐瘀丸,治疗3种慢性肾病: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是气虚、肾虚为本,在病变过程中又多累及其他脏腑和经络,病症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一方面使脏腑气血亏耗,同时又深入血脉,而使脉络闭塞,瘀血内阻,正如叶天士所谓:“久病入络”之理,而瘀血内阻,脉络闭塞,必加重水气壅滞,湿浊内蕴。《金匮要略》中云:“血不利则水肿。”因此,久病脉络瘀阻,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从临床病例中观察,患者的病程漫长,年龄较高,症状反复加重,伴有肢体麻木、腰痛、胸闷、肢端瘀紫、脉管栓塞等表现,大部分患者舌下筋系瘀紫,舌质紫暗,脉象细涩,这是血瘀证的明显症候。根据临床观察分析,患者的血浆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变化与血瘀证的程度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府逐瘀丸原自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经现代工艺炮制而成,是调理气血,善治血瘀证的代表方,组方中既有血中之气药,又有气中之血药,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方中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牛膝均为活血化瘀通络之主药,现代药理证实,上述药物能增加血管内血液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管通透性,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改善血液流变,防止血栓形成。方中当归、柴胡、牛膝可降低血脂,改善血管阻力,稳定血压,配伍牛膝有引“瘀血”下行之意,具有善行气血之效,增加了活血化瘀、通络益肾的作用。柴胡、桔梗、枳壳具有行气宽胸、解郁止痛之功,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体现。血府逐瘀胶囊通过活血化瘀、通络降浊能明显改善临床糖尿病肾病血瘀症状,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高黏、高凝状态,改善肾微血管障碍,减少尿蛋白的泄漏,改善和保护肾功能,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的进展。2、肾病综合征:祖国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属本虚标实证。本虚多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肿、蛋白尿、高脂血症等症为水精输布失调之故。正如《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可见脉络瘀阻是肾病综合征的一个基本病理环节。血府逐瘀丸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中医理论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多呈现“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特点。血府逐瘀丸可以显著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高聚、高粘、高凝的病理状态,对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意义重大。血府逐瘀丸通过增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 RNA表达,促进含载脂蛋白B脂蛋白的降解与清除,起降脂作用,对抑制肾病综合征肾脏固有细胞的增生及改善肾血流量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血府逐瘀丸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川芎嗪、丹参酮及白芍水煎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使血液粘度降低,川芎嗪、丹参酮、山楂总提取物、生地黄水煎物、白芍中提取的芍药甙均能改善微循环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明显降低动脉、冠脉及外周血管阻力。因此,血府逐瘀丸多靶点、多功能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减缓肾脏病进展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在肾脏局部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减轻组织损伤,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肾功能恶化和组织学损伤,整体起着调节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作用。3、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归属于中医“溺毒”、“癃闭”、“关格”、“虚劳”等诸病范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变过程中,初期以肺、脾、肾虚损为主,以后累及心、肝等脏腑。因脾肾虚损,导致湿浊毒邪内蕴,进而弥漫三焦,阻碍气机。加之气虚帅血无力,导致瘀血内生。“浊”、“瘀”的产生进一步加重了脏腑的损害。故正虚邪实,虚实互为因果是本病的病机特点。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应用较广泛的一个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下行;枳壳、柴胡、桔梗、甘草理气舒肝以行气,气行则血行;生地黄凉血清热,配当归养血润燥,祛瘀而不伤阴。近年来,已对该方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糖脂代谢、免疫及内分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能改善肾血流,增加肾小管排泄,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盈辉优配-配资114查询-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配资炒股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